在广汽集团加速推进“番禺行动”的关键攻坚阶段,集团投企广汽资本交出了一份极具战略价值的成绩单——2025年开局即实现4家已投企业成…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的审议,寄语广东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运筹帷幄,高瞻远瞩,博大精深,体现了深厚的亲民爱民情怀和大国领袖风范,深深体现出总书记对于广东改革发展的殷切期望与厚爱,指明了引领广东改革发展的科学方向,也增强了我们企业做好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信心。”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接受专访时表示,“3月9日,广汽集团通过现场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希书记的指示要求。”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不仅仅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成绩,还要在体制机制上为全国提供经验。
曾庆洪说,正如总书记所言,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广汽集团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长期规划蓝图,就是要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个关键环节上有所作为、走在前列,为广东省、广州市汽车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首先,要在质量变革上敢于创新。
“要做到高质量发展,生产经营不能盲目追求速度,不求质量。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一定要对消费者负责。”作为一名企业家,曾庆洪不止一次如此强调。而在广汽集团“十三五”规划期间的“一个中心,两个不动摇,三个转变”发展主线中,“一个中心”正是指“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促进集团健康、持续、较快发展”。
“从2010年广汽自主品牌传祺诞生,到如今成为广东制造、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体现的是高质量发展的脉络。”曾庆洪表示。据美国权威的市场调查、研究公司J.D.Power发布的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显示,广汽传祺连续5年位列中国品牌第一,全行业排名第九。其中,传祺GS4再次列紧凑型SUV细分市场中国品牌第一,跃升至行业第三。
质量变革不仅仅体现在产品质量的提升,更体现在创新能力、技术话语权和品牌自信上。在传祺品牌高速增长的背后,靠的是广汽集团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支撑。通过多年发展和经验积累,凭借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发设施及一流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开发、试制和试验能力,广汽研究院在2015年全国各行业1100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排名前1%。
随着自主品牌技术和产品力的不断进步,广汽集团在中外合资企业中的技术话语权也不断提升,从2017年开始,广汽开始向合资企业导入新能源车型,这是合资车企首次由中方股东导入品牌、技术,一方面说明合资外方对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合资中方主动权和话语权的提升。“没有品就没有牌,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曾庆洪把品牌视为企业发展的命根子。广汽集团“十三五”发展主线中,“三个转变”指的是“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从速度向质量转变,从产品向品牌转变”。
其次,要在效率变革上提供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对于企业来说,效率是企业的生命,而企业管理的根本问题就是效率问题。
在管理效率方面,广汽集团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变革,在确保依法依规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精简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从20多人精简为11人,部门架构从40多个精简为20多个,实现企业的瘦身健体和管理效率提升。同时,广汽也积极探索推进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工作,深化和支持各级企业选人用人的市场化改革,建立起与包括市场化选任方式等各种选聘方式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高层次人才薪酬制度,建立以市场激励机制等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人才积极性和能动性。
在研发效率方面,广汽传祺建立了以广汽研究院为核心、广汽传祺技术中心和全球优势供应商及研发机构为支撑的广汽全球研发网,创建跨平台模块化架构(G-CPMA),搭建了从A/A0级、B/C级整车平台以及动力总成平台,形成了一整套跨学科领域的先进研发流程与体系,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技艺专精的研发人才队伍。以车型研发为例,通过先进的仿真设计试验等研发手段,在确保研发质量提升的同时,传祺产品开发周期由传统的36个月降低到22个月,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生产效率方面,广汽集团在合资合作基础上创建了广汽生产方式,其核心就是通过拉动式生产实现产销联动,确保广汽传祺生产的高度柔性化,用低成本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以便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确保了广汽传祺跨平台、跨车型、跨时间的品质一致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生产效率达到每57秒总装一台车,突破了产能瓶颈,同时确保了国内一流的产品品质。
在服务效率方面,当前汽车消费市场竞争激烈,谁能赢得消费者信赖谁就能抢占有力的市场先机,其中“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广汽坚持以“专业、周到、创新、信赖”的服务理念,秉承“顾客第一”的宗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无微不至的用车服务,以世界级的产品和服务持续不断向市场提供中高端优质供给,打造高满意度的用车生活。2017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调查(CAACS,简称卡思调查)结果发布,广汽传祺以87.74的高分跻身行业品牌前列,连续三年加冕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中国品牌第一。
再者,要在动力变革上实现升级。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就是从要素驱动变为创新驱动。在参加广东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新旧动能不能够顺利转换,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刻历史变革时期,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是汽车发展大势所趋。只有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把握行业前沿趋势,才能在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曾庆洪告诉记者,广汽在这方面正在积极布局。
去年4月,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动工,总体规划面积约7500亩,总投资额预计超450亿,规划产能40万辆,首期20万辆产能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去年7月,广汽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纯电SUV GE3上市以来销量持续增长,被媒体评为2017年最受欢迎新能源SUV。预计到2020年,广汽集团新能源车型产品将多达20余款,新能源汽车占集团整车产销规模10%。近期,广汽新能源借助互联网思维大胆创新,“25小时生活体验中心”陆续于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开业,旨在构建以用户为核心的营销服务生态链,打造全开放,全天候的服务体验中心。
此外,广汽还积极和华为、腾讯、蔚来、中移动、科大讯飞等公司合作,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应用。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驾驶、车联网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在无人驾驶方面,广汽集团坚持自主研发,2013年开发了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汽车,并掌握了多项无人驾驶技术。2017年11月,广汽无人驾驶汽车WITSTAR II在“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中获总成绩第二名,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发现号”获得第一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曾庆洪表示,发展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要实现上述三个变革和广汽集团的发展蓝图,必须从人才、资金、体制机制等生产要素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
曾庆洪介绍,在人才培养方面,广汽集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两条腿走路,进行广纳贤才和培养内部人才。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共享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互联网+、新材料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广汽集团在自主品牌高速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人才团队也不断壮大。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广汽集团于2017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150亿元,主要用于智能网联、新能源与前瞻技术、关键零部件以及自主品牌发展,将有力推动广汽集团做优、做强、做大。
更为重要的是,广汽集团在管理体制机制、人才与考核激励机制、技术研发等领域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竞争能力。在11年的发展历程中,广汽研究院伴随着广汽自主品牌“传祺”快速崛起过程而成长壮大起来,从2006年成立时,仅有三、四十名研发人员,到2017年底近4000人。去年,广汽集团还在美国硅谷、底特律、波士顿三地首次举行大规模海外人才招聘,吸引来自北美各城市精英人才近700位参与应聘,为集团国际化事业输送人才。
曾庆洪还介绍:“广汽鼓励人人参与创新。”广汽内部推行的“创新广汽”活动正是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创新改善提案的一例,该活动选题范围涵盖广汽集团五大板块,从产品研发、零部件采购、生产制造、商贸物流到金融保险和后市场服务,贯穿了汽车生产经营活动的全流程。举行12年来,活动参与人数超过36.7万人次,共产生改善提案338万余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6.8亿元。
“2015年到2017年,广东省的汽车产销量分别是247万辆、288万辆和308万辆,排名从第3位提升到第2位,未来我们有信心在行业变革的大潮中继续走在前列。”曾庆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三个第一’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念支持和内生动力。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国有企业,广汽集团将以三个变革,谱写未来发展战略蓝图,在2027年即集团成立30周年之际,争取进入世界企业100强;在2037年即集团成立40周年之际,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广东省、广州市汽车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为广东‘四个走在前列’的发展蓝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