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汽集团加速推进“番禺行动”的关键攻坚阶段,集团投企广汽资本交出了一份极具战略价值的成绩单——2025年开局即实现4家已投企业成…
北京青年报:广汽集团有什么创新优势?另外,和其他汽车企业有没有一些对比性的东西?
曾庆洪:谢谢北京青年报,你们在北京是非常有影响的媒体,之前在座的各位媒体对我们都是很支持的,我真的很感谢。
曾庆洪:谢谢北京青年报,你们在北京是非常有影响的媒体,之前在座的各位媒体对我们都是很支持的,我真的很感谢。

4月20日,曾庆洪总经理、黄向东副总经理、吴松副总经理在广汽集团展区接受媒体专访。
广汽自主,刚才我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讲过,时间比较紧没有讲清楚。我们总投资68个亿,占地150万平方米,包括研发发动机和整车;研发生产是一个综合基地,我们希望自主品牌车在2010年上市。
你讲的优势,我想我们今后第一款自主品牌车,应该是中高档产品。为什么我们第一款产品想从这个档次切入呢?首先考虑的是市场,第二个考虑我们本身的资源,广汽通过十年发展,通过合资合作,包括广本、广丰,也是从做中高端开始,比如雅阁、凯美瑞等。像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我想现在全世界基本上是同质化,如果我讲我们比起国际大型企业怎么怎么先进,你们也不大相信,这些方面全球应该说是同质化的趋势。我们的自主品牌要走自主开放的道路,也就是说不是闭门造车;我们希望利用世界的资源,包括我们本身的资源。至于如何做好自主品牌,刚才说了除了资金、人才、技术等必要的生产要素以外,关键的是四点,在这里我用“四心”概括:第一点,用心制造。我们要做精品车,这个最重要。第二点,要精心去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产品质量。第三点,一定要关心客户、尊重客户。第四点,怎么样打造我们的民心品牌。我们希望这个产品能够具有一种非常强的竞争力,不是为了产量、为了自主品牌而自主品牌,为了开发而开发,我们没有这样,做就要做好、做到精品,怎么环保绿色主义,这是我们广汽今后研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最近我跟两位副总经理去欧洲看了看,包括法拉利,它的产量每年不超过5000台,但效益也许比很多企业做50万台、做100万台都好,应为它做的是精品。所以广汽要准备的就是认认真真去做自主品牌车,认认真真服务好客户,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我们跟国内的产品关系,我想我们只能跟自己比,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能不能战胜自己,这是自我挑战。我们没有这个勇气的话,我相信我们做这类产品也不会行,我相信大家都是对手,也都是合作者,最关键的还是要战胜自己。
北京青年报:有这样一种说法:广汽自主品牌开发已经超过了上海,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曾庆洪:广汽还是小弟弟,因为我们比较年轻,十岁,还是孩子,所以这次发布会的新闻稿,直到昨天我们还在改,原来有句话,我们有最强的研发机构,正式发稿的时候删去了,因为从目前来看我们的研发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我刚才说自主开放,包括人才资源,我们两个老总专门去美国,要招十多个人,结果一百多个人报名,都是博士,都是在美国汽车公司工作十几、二十年的。我说来中国待遇不差于在美国,其实美国的待遇也不过是6万美金,人力资源是没有国界的,资本、技术方面也会走向联合合作的趋势。我想今后整个中国市场发展的趋势,包括人才、资金、技术,也会朝着这个方向转移。怎么样开发一个技术更佳、安全性更佳、市场更佳、环保性能更佳的先进产品,我想我们应该能做到。
曾庆洪:广汽还是小弟弟,因为我们比较年轻,十岁,还是孩子,所以这次发布会的新闻稿,直到昨天我们还在改,原来有句话,我们有最强的研发机构,正式发稿的时候删去了,因为从目前来看我们的研发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我刚才说自主开放,包括人才资源,我们两个老总专门去美国,要招十多个人,结果一百多个人报名,都是博士,都是在美国汽车公司工作十几、二十年的。我说来中国待遇不差于在美国,其实美国的待遇也不过是6万美金,人力资源是没有国界的,资本、技术方面也会走向联合合作的趋势。我想今后整个中国市场发展的趋势,包括人才、资金、技术,也会朝着这个方向转移。怎么样开发一个技术更佳、安全性更佳、市场更佳、环保性能更佳的先进产品,我想我们应该能做到。
搜狐汽车:曾总你好,非常高兴接受您的采访,我们参加广州车展的时候,发现广汽的概念车产品非常漂亮,你能告诉我广汽研发队伍怎么组成的?您刚才说投入68个亿,具体投入哪个部分?
今天刚刚展示的那款车,您对这款车是怎么样的定位?大概售价是多少?竞争的车型,您说一下,您要的定位,比如跟谁进行一下PK还是怎么着?谢谢曾总。
曾庆洪: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黄向东副总,专门负责汽车工程研究院的院长。整个员工研究队伍是由向东同志来负责。
第二点你提出我们产品的定位,其实我们的展车是个概念,但是我要说,我们要生产的车一定要比这个更好。谢谢你刚才的褒奖,说我们做出来的车还是比较漂亮的。这一点在去年广州车展,媒体也好、网上的调查也好,确实对我们广汽给予了肯定,评价也比较高,所以在整个广州车展概念车方面,我们拿了最佳概念车奖,说实话,这个我们也没有想到。
这款车表达了什么概念?三大课题,中国全球市场都是三大课题,就是怎么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安全,通过我们三能车能体现出来,时间关系,具体不去介绍。正因为我们广汽集团一定向精品化、向更加环保、更加节能的一个技术,我想先进技术,到时候你们再看,一定让顾客用我的车放心、安心,这个是最重要的。现在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我们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哪怕是大家的选种同样类的产品,最后决定通过家庭会议的,最后决定还是品牌。因为品牌使用有一个信誉,内涵什么?有信誉、服务什么?质量什么?固有的意识。所以我想的很关键,我们做品牌,所以我们要做一定要做出一个品牌来,能够高质量、高品质、优质服务的。说我们的定位问题,价格多少?这个可能过早,这个我们正在开发过程中,这个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我们才能向社会、向媒体发布。
今天刚刚展示的那款车,您对这款车是怎么样的定位?大概售价是多少?竞争的车型,您说一下,您要的定位,比如跟谁进行一下PK还是怎么着?谢谢曾总。
曾庆洪: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黄向东副总,专门负责汽车工程研究院的院长。整个员工研究队伍是由向东同志来负责。
第二点你提出我们产品的定位,其实我们的展车是个概念,但是我要说,我们要生产的车一定要比这个更好。谢谢你刚才的褒奖,说我们做出来的车还是比较漂亮的。这一点在去年广州车展,媒体也好、网上的调查也好,确实对我们广汽给予了肯定,评价也比较高,所以在整个广州车展概念车方面,我们拿了最佳概念车奖,说实话,这个我们也没有想到。
这款车表达了什么概念?三大课题,中国全球市场都是三大课题,就是怎么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安全,通过我们三能车能体现出来,时间关系,具体不去介绍。正因为我们广汽集团一定向精品化、向更加环保、更加节能的一个技术,我想先进技术,到时候你们再看,一定让顾客用我的车放心、安心,这个是最重要的。现在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品牌。我们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哪怕是大家的选种同样类的产品,最后决定通过家庭会议的,最后决定还是品牌。因为品牌使用有一个信誉,内涵什么?有信誉、服务什么?质量什么?固有的意识。所以我想的很关键,我们做品牌,所以我们要做一定要做出一个品牌来,能够高质量、高品质、优质服务的。说我们的定位问题,价格多少?这个可能过早,这个我们正在开发过程中,这个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我们才能向社会、向媒体发布。

黄向东:我补充一下北京青年报的问题,它是概念车,还不是量产车。目的是要最后做出动感、大气、高品质、用户喜爱的精品乘用车,这个就是我们的目的,这里面的许多理念都在这个概念之上有所体现,我们也希望通过它试探市场的反映,来决定取舍一些重要要素,概念车的用处是这样的。刚才曾总还专门说到,我们做的车要放心、安心、客户还要称心。
中国青年报:68个亿投入到什么地方?
黄向东:研发基地、整车动力总成、工厂、零部件总成等。
黄向东:研发基地、整车动力总成、工厂、零部件总成等。
中国汽车报社:我想问一下,你们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和所走的道路有什么样的?第二个在乘用车研发能力方面,你们有哪些建设?商用车如果能介绍一下也更好。
曾庆洪:我们走什么道路?我们走自主开放的研发的模式,这跟其他研发有一个差异性,现在自主品牌可能有五种、十种多少种,有的是购买品牌的、有的是联合开发的,有的是合资等等不同方式。作为广汽,我们要结合广汽现有的资源,还要结合我们本身的实质,来开发适应我们本地的市场,包括可能是国内的市场。就是说我想用自主、开放的模式办到。
第二点研发的情况,刚才我们向东副总简单地汇报了一下。向东是负责研发方面的,我们吴松副总经理专门负责自主品牌项目,马上我们现在要成立的乘用车公司的总经理,包括以后组建由他们承担自主品牌的生产。如配套销售、就我们整个机制,整个体制,我们在去年十月份全面启动。其实我们十年前就有汽研院,但是我们真正启动自主品牌,真正投入加快建设,应该说从去年11月份开始。因为广汽集团通过十年发展,我们在资金、人才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比如去年产值和销售双超千亿,税收和利润也各超过100多亿。如果你公司一没钱、二没人、三没技术讲什么都没有用。我们现在讲就是有这个基础,不要说实力,最起码有这个基础。所以我相信做这个自主品牌推进起来应该说比较顺当。谢谢!
曾庆洪:我们走什么道路?我们走自主开放的研发的模式,这跟其他研发有一个差异性,现在自主品牌可能有五种、十种多少种,有的是购买品牌的、有的是联合开发的,有的是合资等等不同方式。作为广汽,我们要结合广汽现有的资源,还要结合我们本身的实质,来开发适应我们本地的市场,包括可能是国内的市场。就是说我想用自主、开放的模式办到。
第二点研发的情况,刚才我们向东副总简单地汇报了一下。向东是负责研发方面的,我们吴松副总经理专门负责自主品牌项目,马上我们现在要成立的乘用车公司的总经理,包括以后组建由他们承担自主品牌的生产。如配套销售、就我们整个机制,整个体制,我们在去年十月份全面启动。其实我们十年前就有汽研院,但是我们真正启动自主品牌,真正投入加快建设,应该说从去年11月份开始。因为广汽集团通过十年发展,我们在资金、人才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比如去年产值和销售双超千亿,税收和利润也各超过100多亿。如果你公司一没钱、二没人、三没技术讲什么都没有用。我们现在讲就是有这个基础,不要说实力,最起码有这个基础。所以我相信做这个自主品牌推进起来应该说比较顺当。谢谢!
中国汽车报:能力建设两方面是什么?
曾庆洪:两方面,一个是研发能力、一个是生产。2008年中高档车已经全面设计。具体走什么模式,我们结合国内外有能力的汽车院,我讲到的68个亿,其中38个亿是汽车研发的,形成能力,30个亿是建设,起步年产10万台的能力。
曾庆洪:两方面,一个是研发能力、一个是生产。2008年中高档车已经全面设计。具体走什么模式,我们结合国内外有能力的汽车院,我讲到的68个亿,其中38个亿是汽车研发的,形成能力,30个亿是建设,起步年产10万台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理财周刊:广汽集团上市是否是在10月、11月初这样一个阶段?是否采取购买国际汽车品牌的战略促进和加快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
第三个问题,现在问广汽这个问题有点超前,既然我们已经走自主品牌的道路,而且使用混合动力,我们在新能源这方面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广汽集团考虑,未来汽车业和汽车的各大厂商之间会争夺一个什么样的自然资源,我想这个问题回答一下。谢谢!
曾庆洪:谢谢二十一世纪理财周刊,我们没有说具体哪个月上市,就是今年之内会整体上市,因为具体时间不是由我们决定的,而是由相关审批部门决定。可能大家对广汽集团不是很了解,我们的上市计划是从2005年开始的,原来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整体转制成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自主研发、零部件、汽车商贸、金融保险等等六大板块都在里头。
第二点你说的是会不会购买国际品牌?我们刚才也说了,这样做可能更省事、更快、更保守,国内有这样的做法,但是我们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我们没有通过购买,而是我们自己做,这个压力很大,但是我们没有求什么量,而是真正用心扎扎实实做好车。利用好现有的国内外资源,我相信我们还是有信心去做。我们投资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个亿,不是开玩笑,这个我想我们会有一个保证的体制。刚才说保证的一种模式,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可能这样讲比较笼统,没办法,我们现在没有考虑购买国外品牌,而是完全自主的产品,没有购买。
第三点,你说对于汽车今后什么想法?我不知道你说的哪些资源,但是我刚才讲的是我们希望在中国,要整合好和利用好自己现有的资源和未来的资源。中国汽车以后也会像欧洲、美洲一样,通过大的整合,组成几大的汽车集团,这是发展的趋势,因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形成规模组织,这个会有可能。
第三个问题,现在问广汽这个问题有点超前,既然我们已经走自主品牌的道路,而且使用混合动力,我们在新能源这方面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广汽集团考虑,未来汽车业和汽车的各大厂商之间会争夺一个什么样的自然资源,我想这个问题回答一下。谢谢!
曾庆洪:谢谢二十一世纪理财周刊,我们没有说具体哪个月上市,就是今年之内会整体上市,因为具体时间不是由我们决定的,而是由相关审批部门决定。可能大家对广汽集团不是很了解,我们的上市计划是从2005年开始的,原来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整体转制成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自主研发、零部件、汽车商贸、金融保险等等六大板块都在里头。
第二点你说的是会不会购买国际品牌?我们刚才也说了,这样做可能更省事、更快、更保守,国内有这样的做法,但是我们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我们没有通过购买,而是我们自己做,这个压力很大,但是我们没有求什么量,而是真正用心扎扎实实做好车。利用好现有的国内外资源,我相信我们还是有信心去做。我们投资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个亿,不是开玩笑,这个我想我们会有一个保证的体制。刚才说保证的一种模式,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可能这样讲比较笼统,没办法,我们现在没有考虑购买国外品牌,而是完全自主的产品,没有购买。
第三点,你说对于汽车今后什么想法?我不知道你说的哪些资源,但是我刚才讲的是我们希望在中国,要整合好和利用好自己现有的资源和未来的资源。中国汽车以后也会像欧洲、美洲一样,通过大的整合,组成几大的汽车集团,这是发展的趋势,因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形成规模组织,这个会有可能。
广州日报:我想问两个问题,今年对自主品牌最大挑战是合资品牌产品线往下延伸,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两种情况有些不一样,广汽旗下也有合资公司,这些会不会对自主品牌构成挑战?
第二个问题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研究力量有没有跟广本形成共享?据我所知东风公司就与旗下合资品牌的研发机构形成共享。
曾庆洪:合资的自主品牌和广汽的自主品牌。我想合资本身根据中国市场,我想哪里有市场就在哪里开放,合资公司应该这样做,全世界也应该这样做,这是经济规律,不管合不合资、还是自主。广本自己已经经过十年发展,也积累了人才和资金,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形成一定的基础,他们更应该贴近市场开发。
第二块你讲广汽的自主跟合资研发的关系,广汽的研究机构和资源跟合资的研究资源怎么利用?东风那里怎么做不作为评价。但是作为广汽,我们刚才说会很好的优化这个资源,但是技术,讲老实话,每个企业都有一个非常高精密的商业秘密,不可能能够通用,能够通用是硬件,比如试验场。不涉及到商业秘密的技术,我建议尽量能够互相利用,这样的话,双方都有利,合作一定是双方任何一个公司都有利,只对单方有利不可能,所以目前没有跟合资企业的研发机构形成共享。不排除今后我们在其他方面的合作,毕竟是我们的一个合资伙伴。
第二个问题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研究力量有没有跟广本形成共享?据我所知东风公司就与旗下合资品牌的研发机构形成共享。
曾庆洪:合资的自主品牌和广汽的自主品牌。我想合资本身根据中国市场,我想哪里有市场就在哪里开放,合资公司应该这样做,全世界也应该这样做,这是经济规律,不管合不合资、还是自主。广本自己已经经过十年发展,也积累了人才和资金,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形成一定的基础,他们更应该贴近市场开发。
第二块你讲广汽的自主跟合资研发的关系,广汽的研究机构和资源跟合资的研究资源怎么利用?东风那里怎么做不作为评价。但是作为广汽,我们刚才说会很好的优化这个资源,但是技术,讲老实话,每个企业都有一个非常高精密的商业秘密,不可能能够通用,能够通用是硬件,比如试验场。不涉及到商业秘密的技术,我建议尽量能够互相利用,这样的话,双方都有利,合作一定是双方任何一个公司都有利,只对单方有利不可能,所以目前没有跟合资企业的研发机构形成共享。不排除今后我们在其他方面的合作,毕竟是我们的一个合资伙伴。
广州日报:目前有没有实际在做的工作?
曾庆洪:目前还没有。我刚才说今后不排除,能够盘活或提高这个利用率,能降低双方的成本,我想这对顾客,对社会,对降低生产成本都有利。因为我们现在汽车试验场占地比较大,要利用社会的资源非常大。现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现在怎么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力量。不管是合资企业,还是我们完全自己的车,应该互相利用。比如我们跟广州丰田、跟一汽丰田已经有合作,已经成为一个合资的物流公司。如果一汽的物流车将产品运到广东再空车回去,我们将凯美瑞运到东北再空车回来,这样对社会造成多大的能源浪费?成立合资物流公司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不管丰田,还是一汽丰田,还是广州丰田,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够更好的找出一个办法,有效地降低成本,就有合作的可能,竞争最关键的还是成本竞争力优势。所以我想不排除今后任何合作方式,只有双方有利,都可以考虑。
曾庆洪:目前还没有。我刚才说今后不排除,能够盘活或提高这个利用率,能降低双方的成本,我想这对顾客,对社会,对降低生产成本都有利。因为我们现在汽车试验场占地比较大,要利用社会的资源非常大。现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现在怎么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力量。不管是合资企业,还是我们完全自己的车,应该互相利用。比如我们跟广州丰田、跟一汽丰田已经有合作,已经成为一个合资的物流公司。如果一汽的物流车将产品运到广东再空车回去,我们将凯美瑞运到东北再空车回来,这样对社会造成多大的能源浪费?成立合资物流公司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不管丰田,还是一汽丰田,还是广州丰田,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够更好的找出一个办法,有效地降低成本,就有合作的可能,竞争最关键的还是成本竞争力优势。所以我想不排除今后任何合作方式,只有双方有利,都可以考虑。
羊城晚报:咱们研发基地,现在建设情况到哪一步了?第一个产品会在什么时候下线,今天展出的概念车能开吗?还是它只是一个模型,它里面有没有能驾驶的地方?我想它里面的动力可不可以?
曾庆洪:其中两辆自主品牌概念车都可以开的,没有问题,播放的多媒体资料片就是在拍摄现场实地驾驶的。
曾庆洪:其中两辆自主品牌概念车都可以开的,没有问题,播放的多媒体资料片就是在拍摄现场实地驾驶的。
羊城晚报:自主品牌销售渠道的建设什么时候开始?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会不会借助合资公司去办?今年全国汽车销量可能突破1000万辆,我想问一下广汽集团对中国未来市场怎么判断的?明年是不是拐点?
曾庆洪:前面两个问题,请我们吴总说一下。
吴松:建设情况按计划在进行,但是有一点,我们将确保2010年这个车能够投产,车投产的同时,发动机肯定要投产,发动机跟车来比,发动机还会先行。
渠道这块呢我们也在研究之中,广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销售方面、在制造方面、在管理方面,广本、广丰在中国取得的成功,给广汽参与其中,也有一些的独特的经验诀窍;在制造方面、管理、营销方面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所以在这方面,具体的细节目前不便提供,到适度的时候,我们会通过一定的形式给各位满意的回答。
曾庆洪:前面两个问题,请我们吴总说一下。
吴松:建设情况按计划在进行,但是有一点,我们将确保2010年这个车能够投产,车投产的同时,发动机肯定要投产,发动机跟车来比,发动机还会先行。
渠道这块呢我们也在研究之中,广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销售方面、在制造方面、在管理方面,广本、广丰在中国取得的成功,给广汽参与其中,也有一些的独特的经验诀窍;在制造方面、管理、营销方面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所以在这方面,具体的细节目前不便提供,到适度的时候,我们会通过一定的形式给各位满意的回答。
羊城晚报:我刚才说自主品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现在在广汽汽车院人才资源上是怎么样?是不是要引进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黄向东:外籍人士这个比例不是很大,但主要用在关键的岗位,比如系统总师的位置。我们现在的研发力量有多强?当然还不是很强,我自己认为还是很弱,需要尽快把它发展起来,也正因为这样,以各种渠道来培养、发掘和引进人才。引进人才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手段,特别是引进高端人才,引进高端人才,也包括从海外、包括外籍华人或者外籍人士,都是我们要引进的一些目标,但是我们也不是很滥的引进,而是要适合我们岗位要求的关键性人才会引进。目前引进不少,像整车的总体开发人物、整车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等等开发人物,都是由外籍人士作为我们首席专业总师这样的位置。
黄向东:外籍人士这个比例不是很大,但主要用在关键的岗位,比如系统总师的位置。我们现在的研发力量有多强?当然还不是很强,我自己认为还是很弱,需要尽快把它发展起来,也正因为这样,以各种渠道来培养、发掘和引进人才。引进人才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手段,特别是引进高端人才,引进高端人才,也包括从海外、包括外籍华人或者外籍人士,都是我们要引进的一些目标,但是我们也不是很滥的引进,而是要适合我们岗位要求的关键性人才会引进。目前引进不少,像整车的总体开发人物、整车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等等开发人物,都是由外籍人士作为我们首席专业总师这样的位置。
北京青年报:我们未来要建设的研发队伍,您能不能评价一下,大概有多少技术是来自于过去十年积累的经验?
黄向东:过去十年积累的经验,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刚才介绍了,更多是在制造、品质控制和一些其他和产品相关的一些领域里面。作为产品来讲,过去广汽主要是商用车自主品牌,现在自主品牌的乘用车的研发队伍,建立才几年。比起在商用车方面的自主开发的经验来讲要弱一些,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一大批人才是来自于广汽集团内部原来培养出来的,可能在乘用车方面缺乏经验,所以我们的对策是关键岗位、关键位置上的人才是从其他地方引进。谢谢!
黄向东:过去十年积累的经验,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刚才介绍了,更多是在制造、品质控制和一些其他和产品相关的一些领域里面。作为产品来讲,过去广汽主要是商用车自主品牌,现在自主品牌的乘用车的研发队伍,建立才几年。比起在商用车方面的自主开发的经验来讲要弱一些,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一大批人才是来自于广汽集团内部原来培养出来的,可能在乘用车方面缺乏经验,所以我们的对策是关键岗位、关键位置上的人才是从其他地方引进。谢谢!
彭博通讯社:您觉得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下滑这个趋势,今年能够扭转吗?第二个小问题,广州丰田在建新工厂是不是已经达到这个政府的批复?谢谢!
曾庆洪:去年1到7月份26%,最后降到22%,自主品牌原来是一度升的,到了07年确实是有所下降。这个是实事。但是我想这个原因会比较多,产品的结构、品牌、服务等等,这也是刚才说了,买车,顾客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一种认同和买走的过程,和产品结构会有影响。但是总体市场是上升,去年乘用车销售上升21%,达到的880万台,整体增长,反而自主品牌没有大的增长,这个确实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会不会影响信心?我想可能是大家关心的。我们想在中高端车这块,大部分自主品牌是中低档的,十多万左右的车型,我想我们自主品牌应该向中高档车做,我们选择这个,是结合我们今后自己的实际和市场去做。
第二个问题,我们广丰二厂明年上半年建成。具体时间到时候广丰这边会通过正式渠道发布。
曾庆洪:去年1到7月份26%,最后降到22%,自主品牌原来是一度升的,到了07年确实是有所下降。这个是实事。但是我想这个原因会比较多,产品的结构、品牌、服务等等,这也是刚才说了,买车,顾客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一种认同和买走的过程,和产品结构会有影响。但是总体市场是上升,去年乘用车销售上升21%,达到的880万台,整体增长,反而自主品牌没有大的增长,这个确实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会不会影响信心?我想可能是大家关心的。我们想在中高端车这块,大部分自主品牌是中低档的,十多万左右的车型,我想我们自主品牌应该向中高档车做,我们选择这个,是结合我们今后自己的实际和市场去做。
第二个问题,我们广丰二厂明年上半年建成。具体时间到时候广丰这边会通过正式渠道发布。
问:规模是多少?
曾庆洪:第二工厂建设也是20万辆。
曾庆洪:第二工厂建设也是20万辆。